• Complex
  • Title
  • Keyword
  • Abstract
  • Scholars
  • Journal
  • ISSN
  • Conference
搜索
Sort by:
Default
  • Default
  • Title
  • Year
  • WOS Cited Count
  • Scoups Cited Count
  • CNKI Cited Count
  • Wanfang Cited Count
  • CQVIP Cited Count
  • Impact factor
  • Ascending
  • Descending
< Page ,Total 23 >
用于DH590钢塑性变形和残余表征的多维微磁参量综合评价指标
期刊论文 | 2024 , 39 (3) , 261-277 | 实验力学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研究利用微磁方法对DH590钢塑性变形量和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定量表征.利用微磁检测仪获取不同塑性变形量DH590钢的微磁信号,并提取微磁信号的磁参量.提出基于拟合优度、归一化灵敏度和相对误差的磁参量综合评价指标,分析磁参量对DH590钢塑性变形及残余奥氏体含量的表征能力.通过对比研究,利用双高斯函数拟合提取的磁巴克豪森噪声和增量磁导率信号双峰磁参量可同时表征塑性变形及残余奥氏体含量.本文研究方法可为不同双相钢的塑性变形量及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定量表征提供参考.

Keyword :

残余奥氏体含量 综合评价指标 塑性变形量 微磁检测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傅萍 , 王钰珏 , 何存富 et al. 用于DH590钢塑性变形和残余表征的多维微磁参量综合评价指标 [J]. | 实验力学 , 2024 , 39 (3) : 261-277 .
MLA 傅萍 et al. "用于DH590钢塑性变形和残余表征的多维微磁参量综合评价指标" . | 实验力学 39 . 3 (2024) : 261-277 .
APA 傅萍 , 王钰珏 , 何存富 , 刘秀成 , 张阳阳 , 王林 et al. 用于DH590钢塑性变形和残余表征的多维微磁参量综合评价指标 . | 实验力学 , 2024 , 39 (3) , 261-27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型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研究
期刊论文 | 2023 , 40 (9) , 98-107 | 工程力学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为对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进行研究,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不锈钢焊接工字形和箱形截面构件有限元模型,并基于试验结果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基于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大量的参数分析,由此对欧洲不锈钢规范EN 1993-1-4+A2和《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中截面板件宽厚比分类限值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进行了评价。在考虑截面组成板件的相关性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奥氏体型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方法和不同截面板件宽厚比等级及限值。

Keyword :

有限元研究 受弯构件 不锈钢 截面分类 宽厚比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宁克洋 , 杨璐 , 张允 et al. 型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研究 [J]. | 工程力学 , 2023 , 40 (9) : 98-107 .
MLA 宁克洋 et al. "型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研究" . | 工程力学 40 . 9 (2023) : 98-107 .
APA 宁克洋 , 杨璐 , 张允 , 林子倩 , 郭玉莹 . 型不锈钢受弯构件截面分类研究 . | 工程力学 , 2023 , 40 (9) , 98-107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考虑局部稳定影响的不锈钢圆管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 | 2023 , 44 (12) , 225-232 | 建筑结构学报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为研究不锈钢轴心受压圆管的局部稳定承载性能,对9根奥氏体型不锈钢圆管短柱、7根双相型不锈钢圆管短柱以及作为对比的3根Q355圆钢管短柱进行轴心加载试验,得到了不锈钢轴压短柱的破坏模式和局部稳定承载力.研究发现短柱均发生局部失稳破坏,径厚比是影响轴心受压短柱承载力的重要因素.将局部稳定承载力试验结果与欧洲不锈钢结构设计规范EN 1993-1-4、美国冷成型钢结构设计规范AISI S100-2016、美国钢结构建筑规范ANSI/AISC 360、美国不锈钢建筑结构规范ANSI/AISC 370-21中的设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径厚比较小的不锈钢圆管短柱,四种规范的预测承载力较为保守;对于部分径厚比较大的不锈钢圆管短柱,规范预测承载力偏于危险.

Keyword :

轴压承载性能 静力试验 不锈钢圆管 局部稳定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柳子涵 , 杨璐 , 袁焕鑫 et al. 考虑局部稳定影响的不锈钢圆管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J].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3 , 44 (12) : 225-232 .
MLA 柳子涵 et al. "考虑局部稳定影响的不锈钢圆管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 | 建筑结构学报 44 . 12 (2023) : 225-232 .
APA 柳子涵 , 杨璐 , 袁焕鑫 , 代鹏 . 考虑局部稳定影响的不锈钢圆管短柱轴压承载力试验研究 .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3 , 44 (12) , 225-232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CADI冲击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期刊论文 | 2023 , 59 (22) , 312-321 | 机械工程学报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含碳化物等温淬火球墨铸铁(Carbidic austempered ductile iron,CADI)因其优良力学性能已成为球磨机磨球的重要材料之一,然而由于CADI组相复杂,导致目前研究无法搞清楚石墨球、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和碳化物如何影响冲击疲劳下CADI的失效.使用改造后的MLD-10试验机分析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及冲击载荷对CADI冲击疲劳裂纹影响.通过自制试验机制备冲击疲劳试样,研究冲击疲劳后试样表面和横截面的变化规律,并揭示CADI冲击疲劳失效机理,即石墨球变形和碳化物断裂产生了大量冲击疲劳裂纹,导致CADI沿晶断裂.细小且分布均匀的石墨球和碳化物更有利于提高CADI抗冲击疲劳性,超高温预热处理+等温淬火的工艺获得的含沉淀颗粒和超细针状铁素体的高韧性CADI不易在冲击疲劳过程中断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Keyword :

失效机理 冲击疲劳 CADI 组织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鹏辉 , 符寒光 , 徐建林 . CADI冲击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J]. | 机械工程学报 , 2023 , 59 (22) : 312-321 .
MLA 杨鹏辉 et al. "CADI冲击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 | 机械工程学报 59 . 22 (2023) : 312-321 .
APA 杨鹏辉 , 符寒光 , 徐建林 . CADI冲击疲劳失效机理研究 . | 机械工程学报 , 2023 , 59 (22) , 312-321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一种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的药芯填充丝 incoPat
专利 | 2022-11-08 | CN202211395100.X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一种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的药芯填充丝,属于电弧熔丝增材技术领域,该丝材由金属药粉和外皮构成,金属药粉由以下组分按质量百分比配置:金属Cr粉38%‑41%,金属Ni粉21%‑23%,MnFe合金粉1%‑3.5%,MoFe合金粉11%‑17.5%,金属Nb粉2.1%‑3.1%,余量为金属Fe粉,外皮为2205双相不锈钢带,药粉填充率为18%‑22%。本发明的填充丝适用于电弧熔丝增材方式制备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可直接采用本发明填充丝进行过渡层熔覆,制备的碳钢‑不锈钢复合件铁素体‑奥氏体两相比例可控制在40‑60%,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栗卓新 , 袁恩炜 , 王义朋 et al. 一种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的药芯填充丝 : CN202211395100.X[P]. | 2022-11-08 .
MLA 栗卓新 et al. "一种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的药芯填充丝" : CN202211395100.X. | 2022-11-08 .
APA 栗卓新 , 袁恩炜 , 王义朋 , 李红 , 张禹 , 李国栋 . 一种用于电弧熔丝增材制造碳钢-双相不锈钢复合件的药芯填充丝 : CN202211395100.X. | 2022-11-0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incoPat
专利 | 2022-04-28 | CN202210477856.2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耐磨材料技术领域。高速钢化学组成及其质量分数为:1.6‑2.0%C,4.1‑4.3%V,1.2‑1.4%B,5.3‑5.7%Cr,4.6‑5.1%W,5.4‑6.1%Mo,1.0‑1.2%Co,1.0‑1.4%Ni,1.1‑1.3%Al,0.9‑1.3%Nb,<1.0%Si,<0.6%Mn,<0.03%S,<0.03%P,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高速钢经1050‑1075℃奥氏体化60‑120分钟,然后空冷至室温,最后,在500‑530℃回火保温6‑8h,可获得孪晶马氏体与硬质碳化物和硼化物组成的复合组织,具有优异的耐磨性。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潘泳良 , 符寒光 , 金头男 et al. 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210477856.2[P]. | 2022-04-28 .
MLA 潘泳良 et al. "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210477856.2. | 2022-04-28 .
APA 潘泳良 , 符寒光 , 金头男 , 袁乃博 , 刘显武 , 董国卿 et al. 一种耐磨高速钢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210477856.2. | 2022-04-28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合金钢淬火-配分工艺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 2022 , 57 (6) , 120-131 | 钢铁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随着国内冶金、机械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对钢铁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汽车用钢不仅要求减重而且要有足够高的抗冲击性能保证汽车安全性,耐磨材料不仅要保证硬度还要有良好的韧性.合金钢淬火-配分(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简称Q&P)工艺是由美国Speer J G教授在2003年受Trip钢启发提出的,最终目的是在硬相基体上获得一定量的软相残余奥氏体,从而提高钢的塑韧性,马氏体、贝氏体保证了强度,残余奥氏体可以提高韧性,两相结合拥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传统工艺淬火-回火(QT)抑制碳化物析出不同,钢中的碳没有分解为碳化物,而是在保温过程中重新扩散至奥氏体,提高了奥氏体的稳定性.Q&P钢具有成本低、性能好、工艺相对简单等特点,最初应用到汽车高强钢上,可以很大程度减轻汽车的质量、提高防撞能力、减小变形程度;陆续有研究者将Q&P工艺应用到耐磨材料上,发现可以在耐磨性损失很小或者不损失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韧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在Q&P热处理工艺优化方面,发现奥氏体化温度、淬火工艺、配分工艺等参数对Q&P钢组织和性能都有较大影响;在合金元素调控方面,不仅C、Mn、Si等常规合金元素对Q&P钢的性能有重要的影响,Nb、Mo 等微合金元素也对Q&P钢组织和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主要阐述了 Q&P工艺的发展、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Q&P工艺的应用,最后对Q&P工艺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和总结.

Keyword :

强韧化 耐磨性 Q&P工艺 合金钢 配分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司志旺 , 符寒光 . 合金钢淬火-配分工艺研究进展 [J]. | 钢铁 , 2022 , 57 (6) : 120-131 .
MLA 司志旺 et al. "合金钢淬火-配分工艺研究进展" . | 钢铁 57 . 6 (2022) : 120-131 .
APA 司志旺 , 符寒光 . 合金钢淬火-配分工艺研究进展 . | 钢铁 , 2022 , 57 (6) , 120-131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面向工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缩尺模型设计制作方法
期刊论文 | 2022 , 43 (12) , 267-275 | 建筑结构学报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由于振动台尺寸的限制,面向工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振动台试验存在动力缩尺模型比例小的问题,缩尺模型设计和加工较为困难.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奥氏体304不锈钢作为替代材料,基于热挤压成型技术制作符合相似关系的非标准截面杆件,利用氩弧焊完成杆件与节点的连接.以兰州奥体中心综合馆跨度94 m的弦支穹顶屋盖结构1:20动力缩尺模型设计制作为例,阐述了小比例动力缩尺模型的材料选择、杆件设计与加工方法、动力相似关系确定方法、附加质量设计和连接节点设计与加工方法等.基于有限元模拟和振动台试验,对比了原型结构和缩尺模型在静载下的节点位移和杆件内力以及二者的自振频率.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比例缩尺模型设计方法具有材料易于获得、杆件和节点易于加工、节点连接可靠的特点,原型结构和缩尺模型的相似关系吻合较好.

Keyword :

弦支穹顶结构 振动台试验 动力缩尺模型 大跨度空间结构 不锈钢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李雄彦 , 刘人杰 , 景辉 et al. 面向工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缩尺模型设计制作方法 [J].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2 , 43 (12) : 267-275 .
MLA 李雄彦 et al. "面向工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缩尺模型设计制作方法" . | 建筑结构学报 43 . 12 (2022) : 267-275 .
APA 李雄彦 , 刘人杰 , 景辉 , 薛素铎 , 樊钦鑫 , 卢珍 . 面向工程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动力缩尺模型设计制作方法 .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2 , 43 (12) , 267-275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方法
期刊论文 | 2022 , 43 (2) , 1-10 | 焊接学报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在焊接热循环作用下,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内部呈粗大柱状晶组织,且其取向在焊缝不同区域呈各向异性.针对粗大柱状晶引起的超声波散射和晶粒取向不同导致的声束偏折等问题,进行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方法研究.针对超声阵列获得全矩阵数据,发展了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算子分解的超声阵列信号去噪方法.利用射线追踪法,研究了各向异性介质中超声波传播路径确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全聚焦成像的声束偏折校正.开展了奥氏体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反转算子分解方法可以很好剔除检测信号中的散射噪声,凸显特征回波信息,可将全聚焦成像的信噪比提高10 dB,而波束偏折校正则可以提高超声阵列全聚焦成像中缺陷定位的精度.

Keyword :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 时间反转算子分解 射线追踪 全聚焦成像 超声阵列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杨敬 , 吴斌 , 焦敬品 et al. 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方法 [J]. | 焊接学报 , 2022 , 43 (2) : 1-10 .
MLA 杨敬 et al. "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方法" . | 焊接学报 43 . 2 (2022) : 1-10 .
APA 杨敬 , 吴斌 , 焦敬品 , 王永贤 , 何存富 . 不锈钢焊缝超声阵列检测方法 . | 焊接学报 , 2022 , 43 (2) , 1-10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循环荷载作用下不锈钢T形件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期刊论文 | 2022 , 43 (7) , 175-183 | 建筑结构学报
Abstract & Keyword Cite

Abstract :

为研究不锈钢T形件螺栓连接的滞回性能,分别参照JGJ/T 101-2015《建筑抗震试验规程》和FEMA 461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循环加载制度,开展16个不锈钢(奥氏体型S30408、双相型S22253)T形件和4个普通钢(Q345B)T形件螺栓连接试件的低周循环加载试验,获得了 T形件的滞回曲线和破坏形态,得到了 T形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硬化、强度退化特性和耗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T形件的滞回性能明显优于普通钢T形件的,前者耗能平均为后者的2.07倍;循环荷载作用下T形件的破坏形态主要包括螺栓断裂和翼缘板靠近焊趾处断裂两类,与T形件的单调加载破坏模式和加载制度有关;两种牌号不锈钢T形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循环硬化特性,试验后期则由于裂纹的萌生和发展呈现出强度退化;相对于FEMA 461的加载制度,采用JGJ/T 101-2015的循环加载制度得到的T形件的加载圈数和总耗能能力均较大.

Keyword :

滞回性能 螺栓连接 循环加载试验 T形件 不锈钢

Cite:

Copy from the list or Export to your reference management。

GB/T 7714 袁焕鑫 , 刘向华 , 杨璐 et al. 循环荷载作用下不锈钢T形件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J].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2 , 43 (7) : 175-183 .
MLA 袁焕鑫 et al. "循环荷载作用下不锈钢T形件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 建筑结构学报 43 . 7 (2022) : 175-183 .
APA 袁焕鑫 , 刘向华 , 杨璐 , 向虎 , 杜新喜 . 循环荷载作用下不锈钢T形件螺栓连接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 建筑结构学报 , 2022 , 43 (7) , 175-183 .
Export to NoteExpress RIS BibTex
10| 20| 50 per page
< Page ,Total 23 >

Export

Results:

Selected

to

Format:
Online/Total:335/5736526
Address:BJUT Library(100 Pingleyuan,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124, China Post Code:100124) Contact Us:010-67392185
Copyright:BJUT Library Technical Support:Beijing Aegean Softwar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