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标题
  • 关键词
  • 摘要
  • 学者
  • 期刊-刊名
  • 期刊-ISSN
  • 会议名称
搜索
排序方式:
默认
  • 默认
  • 标题
  • 年份
  • WOS被引数
  • Scopus被引数
  • CNKI被引数
  • 万方被引数
  • 维普被引数
  • 影响因子
  • 正序
  • 倒序
< 页,共 5 >
新型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CSCD
期刊论文 | 2021 , 10 (01) , 170-176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NKI被引次数: 1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本工作通过在47%Ca(NO3)2-53%KNO3(质量分数)二元熔盐中添加不同比例添加剂B或A,经过筛选得到了5种混合熔盐样品,分别对其进行了热物性参数的测试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相比最为常用的太阳盐熔盐,混合熔盐的上下限温度得到拓展,混合熔盐样品中,凝固点最低可达135.2℃,分解温度最高可达639.1℃。当添加34%(质量分数)添加剂B时,混合熔盐样品的综合性能最优,其储热密度可达734 kJ/kg,导热系数高达0.74 W/(m·K)。综合考虑不同热物性参数的测试结果,相比传统Solar Salt及Hitec熔盐,本文开发的混合熔盐配方综合性能有较大提升,在光热发电中作为传热蓄热介质具有...

关键词 :

光热发电 熔盐 传热蓄热介质 热物性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盛鹏 , 徐丽 , 赵广耀 et al. 新型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J].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01) : 170-176 .
MLA 盛鹏 et al. "新型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10 . 01 (2021) : 170-176 .
APA 盛鹏 , 徐丽 , 赵广耀 , 韩燕 , 吴玉庭 . 新型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热物性研究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01) , 170-176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新型相同钠离子混合熔盐相图预测及物性测量 CSCD
期刊论文 | 2021 , 10 (5) , 1729-1734 | 储能科学与技术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为了提高第三代聚光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的效率,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需要开发出具有更高使用温度的新型高温储热/蓄热材料.本文基于相同阳离子的原则,选取3种相同钠离子熔盐NaNO3、NaCl、Na2CO3作为基盐,借助相图原理指导混合熔盐的配制,通过FactSage软件对NaNO3-NaCl-Na2CO3三元体系进行相图热力学计算,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预测最低共熔点附近多组共晶盐进行热物性分析.结果发现,当三元体系熔盐NaNO3:NaCl:Na2CO3物质的量比例为0.92:0.064:0.016时熔点最低,测得最低共熔点为279.9℃,相变潜热值为194.1 J/g,与相图预测结果(291℃)基本一致,验证了相图计算的准确性.对该体系其他热物性进行测量,得到其分解温度为595℃(质量损失率为3%),比热容为1.60 J/(g·K)(500℃),平均比热容为1.62 J/(g·K),相比于Solar Salt和Hitec平均比热容分别增加了0.12 J/(g·K)和0.28 J/(g·K).该新型三元体系熔盐具有潜热、比热容大和使用温度范围较宽的优点,在制备复合材料潜热储热方面有很大潜力,为开发新型太阳能热发电储热/蓄热材料提供了借鉴,也为借助相图理论指导混合熔盐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何聪 , 鹿院卫 , 宋文兵 et al. 新型相同钠离子混合熔盐相图预测及物性测量 [J].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5) : 1729-1734 .
MLA 何聪 et al. "新型相同钠离子混合熔盐相图预测及物性测量"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10 . 5 (2021) : 1729-1734 .
APA 何聪 , 鹿院卫 , 宋文兵 , 陈晓彤 , 吴玉庭 , 樊占胜 . 新型相同钠离子混合熔盐相图预测及物性测量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5) , 1729-1734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三元混合碳酸熔盐热物性实验研究 CSCD
期刊论文 | 2021 , 10 (4) , 1292-1296 | 储能科学与技术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为满足超临界二氧化碳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高温传热储热的要求,对3种不同比例的高温混合碳酸熔盐的热物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号、2号、3号混合碳酸熔盐的熔点分别为388.7、337.9、391.3℃;初晶点分别为454.9、639.7、535.4℃;1号、3号混合碳酸熔盐的分解温度分别为916.2、920.4℃.通过分析发现2号混合碳酸熔盐的初晶点较高和熔化潜热较小,因此选取1号和3号混合碳酸熔盐进行比热容、导热系数和黏度的测定.通过分析发现,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号和3号混合碳酸熔盐的比热容随着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再升高;1号混合碳酸熔盐的平均导热系数为1.024 W/(m··K),是3号混合碳酸熔盐平均导热系数的2.29倍;1号和3号混合碳酸熔盐的黏度都随着温度升高逐渐降低,1号和3号混合碳酸熔盐的最小黏度值分别为6.62 mPa··s和5.28 mPa··s.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吴玉庭 , 明苏布道 , 张灿灿 et al. 三元混合碳酸熔盐热物性实验研究 [J].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4) : 1292-1296 .
MLA 吴玉庭 et al. "三元混合碳酸熔盐热物性实验研究"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10 . 4 (2021) : 1292-1296 .
APA 吴玉庭 , 明苏布道 , 张灿灿 , 鹿院卫 . 三元混合碳酸熔盐热物性实验研究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1 , 10 (4) , 1292-1296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 incoPat
专利 | 2020-05-13 | CN202020790915.8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晶体材料生长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包括:反应腔,反应腔内设置有原料棒;光束整形元器件,每个光束整形元器件上安装有激光输出头,多个光束整形元器件围绕反应腔设置并朝向原料棒定位;其中,原料棒的顶端位于经由多个光束整形元器件调整后汇聚形成的激光聚焦光斑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通过设置光束整形元器件实现了光强分布的精确调控,同时将分散的光束调整成准直光束,通过多个光束整形元器件的光束聚焦,实现了聚焦光斑形状;通过设置激光输出头,将热源改为激光,增大了热源的加热功率,可实现高分解温度微米晶的生长,显著地提高了微米晶的生长速度。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蒋毅坚 , 廖逸民 , 闫胤洲 et al. 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 : CN202020790915.8[P]. | 2020-05-13 .
MLA 蒋毅坚 et al. "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 : CN202020790915.8. | 2020-05-13 .
APA 蒋毅坚 , 廖逸民 , 闫胤洲 , 王强 , 涂冶 . 微米晶气相生长装置 : CN202020790915.8. | 2020-05-13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天然粘土火山灰活性试验研究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39 (7) , 2196-2203 | 硅酸盐通报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研究采用高岭石含量较低的天然粘土.首先,对天然粘土在不同温度、不同恒温时间下进行热处理;其次,采用XRD测试对煅烧后天然粘土开展矿物成分分析,并结合TG-DTA测试进一步确定各矿物的分解温度;再次,分别通过电导率测量(EC)和强度活性指数测试(SAI)对煅烧粘土活性大小以及水泥替代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最终,确定获取天然粘土最佳火山灰活性的煅烧温度和恒温时间.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700℃ 并保持3 h恒温的天然粘土具有最佳火山灰活性.当采用最佳火山灰活性的煅烧粘土替代30% 水泥时,混合砂浆7 d抗压强度达到32.55 MPa,与水泥砂浆相比强度增大了11%.煅烧天然粘土可以提高混合砂浆的抗压强度,是一种潜在的水泥替代材料.

关键词 :

强度活性指数 火山灰活性 天然粘土 电导率测试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钟惟亮 , 范立峰 . 天然粘土火山灰活性试验研究 [J]. | 硅酸盐通报 , 2020 , 39 (7) : 2196-2203 .
MLA 钟惟亮 et al. "天然粘土火山灰活性试验研究" . | 硅酸盐通报 39 . 7 (2020) : 2196-2203 .
APA 钟惟亮 , 范立峰 . 天然粘土火山灰活性试验研究 . | 硅酸盐通报 , 2020 , 39 (7) , 2196-2203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低熔点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CSCD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9 (02) , 435-439 | 储能科学与技术
CNKI被引次数: 3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混合硝酸盐具有低成本、低熔点和腐蚀性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及储能工程中。本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完全自主研发,成功得到了低熔点高分解温度的LMPS系列混合硝酸熔盐。本工作首先采用同步热分析仪对不同种类混合硝酸盐的熔点和分解温度进行测试分析,与其他种类混合硝酸盐对比发现,LMPS II熔盐具有最低的熔点温度和最高的分解温度,液态范围区间最大。其次通过对1200 h高温恒温实验结果分析发现,低熔点混合四元硝酸盐的熔点最大波动范围为±4.89%,其分解温度的最大波动范围为±3.54%。LMPS II的比热容,导热系数和综合成本均优于LMPS I和LMPS III,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低熔点...

关键词 :

低熔点 储热 混合硝酸盐 熔盐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张灿灿 , 吴玉庭 , 鹿院卫 . 低熔点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J].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0 , 9 (02) : 435-439 .
MLA 张灿灿 et al. "低熔点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9 . 02 (2020) : 435-439 .
APA 张灿灿 , 吴玉庭 , 鹿院卫 . 低熔点混合硝酸熔盐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20 , 9 (02) , 435-439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低熔点四元混合硝酸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CSCD CQVIP
期刊论文 | 2020 , 41 (5) , 27-32 | 太阳能学报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优选出一种熔点较低、分解温度较高的新型低成本四元混合硝酸盐,对其熔点、分解温度、潜热、比热、密度、热扩散系数、导热系数以及热稳定性进行实验与分析,并基于实验数据对于优选的混合熔盐的显热蓄热成本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低成本四元混合硝酸盐在熔点、分解温度、成本、热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有作为中高温传热蓄热介质在太阳能热电厂及核电发电厂中应用的潜质.

关键词 :

储能 太阳能热发电 熔融盐 热稳定性 热物性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邹露璐 , 吴玉庭 , 马重芳 . 低熔点四元混合硝酸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J]. | 太阳能学报 , 2020 , 41 (5) : 27-32 .
MLA 邹露璐 et al. "低熔点四元混合硝酸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 | 太阳能学报 41 . 5 (2020) : 27-32 .
APA 邹露璐 , 吴玉庭 , 马重芳 . 低熔点四元混合硝酸盐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 | 太阳能学报 , 2020 , 41 (5) , 27-32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添加硝酸镁对硝酸钠储热热物性的影响 CSCD CQVIP PKU
期刊论文 | 2019 , 47 (04) , 153-157 | 化工新型材料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蓄热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储热容量、实现低谷电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而熔盐是一种高效传热储热材料。通过将不同比例Mg(NO3)2添加到NaNO3中,配制了9种不同质量比的二元混合硝酸盐;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热重分析法分别对混合硝酸盐的初始熔化温度、初晶点及分解温度进行了实验研究,探索不同比例混合熔盐的共晶特性;同时对共晶熔盐不同温度下的比热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质量比的混合熔盐能够达到较好的共晶,其初始熔化温度为355.4℃,熔化结束温度为364.3℃;初始结晶温度为368.5℃;分解温度为33.1℃。进一步测试了该配比二元混合硝酸盐在熔化前和熔化后的比热,发现其余可共熔二元混合硝酸盐的熔点...

关键词 :

凝固点 分解温度 比热 熔点 硝酸盐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徐鹏 , 郭晓宇 , 熊亚选 et al. 添加硝酸镁对硝酸钠储热热物性的影响 [J]. | 化工新型材料 , 2019 , 47 (04) : 153-157 .
MLA 徐鹏 et al. "添加硝酸镁对硝酸钠储热热物性的影响" . | 化工新型材料 47 . 04 (2019) : 153-157 .
APA 徐鹏 , 郭晓宇 , 熊亚选 , 吴玉庭 , 马重芳 . 添加硝酸镁对硝酸钠储热热物性的影响 . | 化工新型材料 , 2019 , 47 (04) , 153-157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混合硝酸盐热物性对比分析 CSCD CQVIP
期刊论文 | 2019 , 8 (6) , 1224-1229 | 储能科学与技术
万方被引次数: 1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熔融盐作为传蓄热介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光热发电中,硝酸盐以其熔点低、成本和腐蚀性小等优点成功应用于商业电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法、DIN法、激光闪射法、阿基米德原理和旋转法对Solar salt (60%NaNO3+40% KNO3)、Hitec (7%NaNO3+53%KNO3+ 40%NaNO2)、Hitec XL [7%NaNO3+45%KNO3 +48%Ca(NO3)2]以及本课题组自主研制的四元混合硝酸盐[16.67%Ca(NO3)2·4H2O+44.17%KNO3+5.83%NaNO3+ 33.33%NaNO2]的熔点、分解温度、比热容、热导率、密度及黏度进行测量和对比研究,分析4种混合硝酸盐热物性优缺点,为工程应用提供基础性数据.结果 显示,在四种混合硝酸盐中,四元盐熔点最低、分解温度最高、平均比热容和热导率均高于其他三种混合硝酸盐,Hitec XL密度最大,Solar salt黏度最低.

关键词 :

传蓄热介质 热物性 混合硝酸盐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韩燕 , 吴玉庭 , 马重芳 . 混合硝酸盐热物性对比分析 [J].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19 , 8 (6) : 1224-1229 .
MLA 韩燕 et al. "混合硝酸盐热物性对比分析"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8 . 6 (2019) : 1224-1229 .
APA 韩燕 , 吴玉庭 , 马重芳 . 混合硝酸盐热物性对比分析 . | 储能科学与技术 , 2019 , 8 (6) , 1224-1229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incoPat
专利 | 2018-10-24 | CN201811239613.5
摘要 & 关键词 引用

摘要 :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属于资源再生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安全预处理、电池外壳剥离、保温、超声以及后续步骤。本发明基于正极材料粘结剂的热分解温度,将电池正极极片置于适当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使压实的粘结剂热分解,然后通过超声处理来实现正极材料与集流体之间的高效完全分离,分离后的集流体表面光洁,无正极材料残留,可用作铝生产原料再次利用,干燥后的正极材料可以通过后续的处理工艺回收再生。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赵煜娟 , 肖湘 , 韩颖倩 et al.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 CN201811239613.5[P]. | 2018-10-24 .
MLA 赵煜娟 et al.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 CN201811239613.5. | 2018-10-24 .
APA 赵煜娟 , 肖湘 , 韩颖倩 , 徐涛 , 李婧霞 . 一种废旧三元动力锂电池正极材料与集流体的剥离方法 : CN201811239613.5. | 2018-10-24 .
导入链接 NoteExpress RIS BibTex
每页显示 10| 20| 50 条结果
< 页,共 5 >

导出

数据:

选中

格式:
在线人数/总访问数:197/4688250
地址: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邮编:100124) 联系我们:010-67392185
版权所有: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 站点建设与维护:北京爱琴海乐之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