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检索:
精炼检索结果:
年份
成果类型
收录类型
院所
综合
语言
清除所有精炼条件
摘要 :
采用夏比缺口冲击试验研究了Al-Mg-Mn-Er-Zr合金的低温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在-192~0℃试验温度范围,随着温度的升高,冲击吸收能量不断升高,而剪切断面率不断降低;Al-Mg-Mn-Er-Zr合金失效方式均以Ⅰ型断裂为主,部分表面显示Ⅱ型剪切断裂特征;在-192℃,断口表现出的台阶型断裂特征与Ⅰ/Ⅲ型混合载荷条件下的断裂形貌相似。
关键词 :
Al-Mg-Mn-Er-Zr合金 低温冲击性能 断裂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王旭东 , 陈龙飞 . 热轧Al-Mg-Mn-Er-Zr合金板材的低温冲击性能 [J]. | 金属热处理 , 2014 , 39 (12) : 76-79 . |
MLA | 王旭东 等. "热轧Al-Mg-Mn-Er-Zr合金板材的低温冲击性能" . | 金属热处理 39 . 12 (2014) : 76-79 . |
APA | 王旭东 , 陈龙飞 . 热轧Al-Mg-Mn-Er-Zr合金板材的低温冲击性能 . | 金属热处理 , 2014 , 39 (12) , 76-79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采用AgCu金属箔作中间过渡层,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焊,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等,研究了接头的抗剪强度和断裂方式。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区由TiNi侧过渡区,中间区,不锈钢侧过渡区组成,主要相分别为Ti(Cu,Ni,Fe),AgCu,TiFe等。连接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60min,连接压力为0.05MPa时,接头最大抗剪强度为239MPa。断裂发生在TiNi母材和AgCu中间层扩散界面上,断口为混合断裂形貌。通过中间层等温凝固过程动力学模型,结合界面形貌和元素扩散分析,认为TiNiSMA与不锈钢异种材料瞬时液相扩散焊过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 非对称性 瞬时液相扩散焊 等温凝固 不锈钢 界面组织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李红 , 栗卓新 , 汪应玲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J].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11 , 40 (08) : 1382-1386 . |
MLA | 李红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40 . 08 (2011) : 1382-1386 . |
APA | 李红 , 栗卓新 , 汪应玲 , 冯吉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11 , 40 (08) , 1382-1386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在不添加相容剂的情况下,将PA6与不同质量分数的热致聚酰胺液晶(TLCP)在Haake转矩流变仪上共混得到PA6/TLCP复合材料,并对其相形态、拉伸性能及断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由于TLCP的分子与PA6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添加少量的TLCP(w(TLCP)≤10%)可以与尼龙直接增容,而不出现相分离的现象。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TLCP,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纯PA6提高了5.2%,弹性模量提高38.3%,断裂伸长率提高逾280%,拉伸断面形貌出现明显的"脆-韧"转变。但TLCP的质量分数进一步增加到15%时,因为TLCP无法进一步有效地分散到PA6的内部而发生自团聚,形成应力点和相分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下降趋势,故加入适当的TLCP可以有助于提高共混物的韧性,并保持拉伸模量。
关键词 :
增韧 尼龙6 断裂形貌 热致聚酰胺液晶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井琦 , 张文熊 , 刘晶冰 . 热致聚酰胺液晶增韧尼龙6及共混物的形貌 [J].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11 , 41 (5) : 1310-1316 . |
MLA | 井琦 et al. "热致聚酰胺液晶增韧尼龙6及共混物的形貌" .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41 . 5 (2011) : 1310-1316 . |
APA | 井琦 , 张文熊 , 刘晶冰 . 热致聚酰胺液晶增韧尼龙6及共混物的形貌 . |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 2011 , 41 (5) , 1310-1316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采用AgCu金属箔作中间过渡层,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进行了瞬时液相扩散焊,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和物相组成等,研究了接头的抗剪强度和断裂方式.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区由TiNi侧过渡区,中间区,不锈钢侧过渡区组成,主要相分别为Ti (Cu,Ni,Fe),AgCu,TiFe等.连接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60 min,连接压力为0.05 MPa时,接头最人抗剪强度为239 MPa.断裂发生在TiNi母材和AgCu中间层扩散界面上,断口为混合断裂形貌.通过中间层等温凝同过程动力学模型,结合界面形貌和元素扩散分析,认为TiNi SMA与不锈钢异种材料瞬时液相扩散焊过程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
关键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 不锈钢 界面组织 瞬时液相扩散焊 等温凝固 非对称性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李红 , 栗卓新 , 汪应玲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J].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11 , 40 (8) : 1382-1386 . |
MLA | 李红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40 . 8 (2011) : 1382-1386 . |
APA | 李红 , 栗卓新 , 汪应玲 , 冯吉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不锈钢的瞬时液相扩散焊 . |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2011 , 40 (8) , 1382-1386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采用AgCu金属箔作中间层,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进行了瞬间液相扩散焊.分析了接头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物相组成等,研究了接头的显微硬度和不同工艺参数下的抗剪强度.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区由TiNi侧过渡区、中间区和不锈钢侧过渡区组成,主要相分别为Ti(Cu,Ni,Fe),AgCu,TiFe等.过渡区的显微硬度值高达500~650 HV,但中间区的硬度值只有大约120 HV.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接头抗剪强度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最大抗剪强度为239.4 MPa.断裂发生在TiNi母材和AgCu中间层扩散界面上,断口为混合断裂形貌.
关键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 不锈钢 抗剪强度 显微组织 瞬间液相扩散焊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汪应玲 , 李红 , 栗桌新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TLP-DB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J]. | 焊接学报 , 2009 , 30 (04) : 77-80,117 . |
MLA | 汪应玲 et al.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TLP-DB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 | 焊接学报 30 . 04 (2009) : 77-80,117 . |
APA | 汪应玲 , 李红 , 栗桌新 , 冯吉才 .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TLP-DB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 . | 焊接学报 , 2009 , 30 (04) , 77-80,117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研究了TC4钛合金薄板母材及其激光焊接头的拉伸和疲劳性能。结果表明:与母材相比激光焊接头的强度升高,延伸率下降;拉伸试样均断在母材。激光焊接头的疲劳寿命在低应力水平时高于母材,而在高应力水平时低于母材。在疲劳扩展区,母材为韧性穿晶断裂,熔合区则呈现出韧性和脆性相混合的断裂形貌;在瞬断区,母材由等轴韧窝组成,而熔合区主要为粗大的穿晶解理平面。
关键词 :
疲劳性能 钛合金 激光焊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梁春雷 , 李晓延 , 巩水利 et al. 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J]. | 材料工程 , 2006 , (04) : 48-51 . |
MLA | 梁春雷 et al. "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 | 材料工程 04 (2006) : 48-51 . |
APA | 梁春雷 , 李晓延 , 巩水利 , 陈俐 . TC4钛合金薄板激光焊接头疲劳性能研究 . | 材料工程 , 2006 , (04) , 48-51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研究了纳米银颗粒增强锡铅基复合钎料的物理性能、工艺性能、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通过在Sn-37Pb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纳米银颗粒,测定比较复合钎料的性能,从而选择最佳加入量.结果表明,ψ(Ag)=3%的纳米银颗粒的复合钎料综合性能最好,与Sn-37Pb共晶钎料相比,所加入的纳米银颗粒对位错起到了钉扎作用,从而提高了钎焊接头的蠕变寿命,其断裂形貌特征为延性和脆性混合断裂.
关键词 :
复合钎料 纳米银颗粒 蠕变寿命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刘建萍 , 阎焉服 , 郭福 et al. 纳米银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研究 [J]. | 焊接技术 , 2004 , 33 (4) : 38-40 . |
MLA | 刘建萍 et al. "纳米银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研究" . | 焊接技术 33 . 4 (2004) : 38-40 . |
APA | 刘建萍 , 阎焉服 , 郭福 , 赵玉珍 , 史耀武 . 纳米银颗粒增强复合钎料的研究 . | 焊接技术 , 2004 , 33 (4) , 38-40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本文研究了在一定条件下Sn-3.33Ag-4.83Bi钎料的物理性能、铺展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冷却曲线及DSC分析结果表明该钎料成分靠近共晶成分(熔点约210℃~212℃)。该钎料的线膨胀系数(CTE)介于印刷电路板基板与铜基材之间。同时,该钎料是良好的电导体和热导体。采用松香基中等活性钎剂(RMA)的铺展试验表明该钎料焊膏具有良好的钎焊性。同时,该钎料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及断裂能量。其断裂形貌特征为延性和脆性混合断裂。金相和能谱(EDAX)分析表明它是由锡基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IMC)组成。这些金属间化合物可强化固溶体基体,但大块的金属间化合物会割裂基体从而导致钎料韧性下降。
关键词 :
锡银铋钎料 性能评估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夏志东 , 史耀武 , 陈志刚 et al. 锡银铋钎料的性能评估 [C] //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 . 2001 . |
MLA | 夏志东 et al. "锡银铋钎料的性能评估" 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 . (2001) . |
APA | 夏志东 , 史耀武 , 陈志刚 , 李述刚 , 刘吉海 . 锡银铋钎料的性能评估 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 . (2001)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导出
数据: |
选中 到 |
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