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检索:
精炼检索结果:
年份
成果类型
收录类型
院所
综合
语言
清除所有精炼条件
摘要 :
一种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引线框架用铜合金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材料成分为:Ni 2.4%,Si 0.6%,Mg 0.2%,Zn 0.01%,其余为铜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熔炼→热轧→软化退火→一次冷轧→固溶→二次冷轧→一级时效热处理→二级时效热处理→成品轧制→拉弯矫直→去应力退火。本发明通过控制带材二级时效热处理温度,获得了含有细小弥散分布的Ni2Si及Ni3Si2相的微观组织,有效提高了合金强度。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王朝辉 , 艾鑫宇 , 杜文博 et al. 一种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465955.3[P]. | 2023-04-26 . |
MLA | 王朝辉 et al. "一种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465955.3. | 2023-04-26 . |
APA | 王朝辉 , 艾鑫宇 , 杜文博 , 李淑波 , 刘轲 , 杜宪 . 一种引线框架用Cu-Ni-Si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202310465955.3. | 2023-04-26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一种带二次挤压成形的铜合金薄壁壳形件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模具,属于半固态成形设备领域。主要包括挤压筒部分、上模部分和下模部分,其中挤压筒部分由挤压冲头、隔热板、挤压筒、加热/保温装置组成,上模由凹模、限位装置、隔热套组成,下模部分由凸模、二次挤压冲头、隔热板组成。凹模和凸模开若干个加热孔,凹模连接限位装置。本发明模具设计有二级挤压冲头,在挤压冲头完成合金的充型后,利用二次挤压冲头向上运动,实现对型腔内的坯料二次挤压成形,使得零部件的成形更加充分,同时有效地解决了成形件冷却时的补缩问题。整套模具结构简单,成形效率高,废料少,可大幅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王朝辉 , 张佳缘 , 杜文博 et al. 一种带二次挤压成形的铜合金薄壁壳形件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模具 : CN202310208087.0[P]. | 2023-03-05 . |
MLA | 王朝辉 et al. "一种带二次挤压成形的铜合金薄壁壳形件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模具" : CN202310208087.0. | 2023-03-05 . |
APA | 王朝辉 , 张佳缘 , 杜文博 , 李淑波 , 刘轲 , 杜宪 . 一种带二次挤压成形的铜合金薄壁壳形件的半固态触变成形模具 : CN202310208087.0. | 2023-03-05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成形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的方法。将所用材料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建模切片和参数设计;然后3D打印成形镍基高温合金,在镍基高温合金表面采用参数梯度设计进行打印过渡,完成后再进行铜合金打印,得到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由于热膨胀系数等物性参数差异大,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制造中连接性能不稳定、界面结合差等,严重影响零部件使用性能。本发明可成形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工序简单,成形效率高。同时,通过参数梯度设计提高了3D打印成形异种金属结合界面的连接强度,实现镍基高温合金、界面、铜合金三者高致密度、高质量的异种金属3D打印成形。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陈继民 , 张立正 , 曾勇 et al. 一种3D打印成形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的方法 : CN202211479604.X[P]. | 2022-11-24 . |
MLA | 陈继民 et al. "一种3D打印成形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的方法" : CN202211479604.X. | 2022-11-24 . |
APA | 陈继民 , 张立正 , 曾勇 , 陈兴付 . 一种3D打印成形镍基高温合金/铜合金异种金属构件的方法 : CN202211479604.X. | 2022-11-24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一种预测二氧化碳电还原铜合金催化剂的方法属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领域,通过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机器学习,克服了效率低和选择性差的难题。本方法通过优化不同种类CuM合金的表面结构,应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CO2还原反应的关键中间体(CO、HCOO、COOH、H)在各个表面的吸附能。为了降低特征的空间维度,选择5个材料的特征参数,包括功函数(W)、原子序数(AN)、晶面间距(d)、电负性(EN)和局部电负性(χi),通过机器学习训练,得到预测性能良好的梯度提升回归(GBR)模型,训练结果与包含13个特征的模型的预测性能接近。本方法不仅快速预测二氧化碳电还原铜合金催化剂,而且为设计其他催化剂提供了思路。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孙少瑞 , 行妙娟 , 王亚鑫 et al. 一种预测二氧化碳电还原铜合金催化剂的方法 : CN202210234812.7[P]. | 2022-02-18 . |
MLA | 孙少瑞 et al. "一种预测二氧化碳电还原铜合金催化剂的方法" : CN202210234812.7. | 2022-02-18 . |
APA | 孙少瑞 , 行妙娟 , 王亚鑫 , 王慧敏 , 方照临 , 孟孔 . 一种预测二氧化碳电还原铜合金催化剂的方法 : CN202210234812.7. | 2022-02-18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对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的Cu-5%Sn合金进行激光选区熔化(SLM)成形,在激光功率160 W、扫描速度300 mm·s-1、扫描间距0.07 mm条件下,合金样品相对密度可达99.2%,熔池层与层堆积密实,表面质量良好.研究发现所获合金具有非平衡凝固组织特征,其中以α-Cu(Sn)固溶体相为主,且涉及具有超结构的γ相、δ相.显微形貌主要由柱状晶与富锡网状组织构成,伴随有不同尺度界面Sn元素偏析及晶界、晶内纳米尺寸超结构合金相颗粒析出.所获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同成分铸态合金或较低Sn含量SLM合金相比得到显著强化,表面硬度可达HV 133.83,屈服强度326 MPa,抗拉强度387 MPa及断裂...
关键词 :
有色金属 激光选区熔化 析出 凝固组织 铜合金 力学性能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et al. 铜锡合金激光选区熔化非平衡凝固组织与性能 [J]. | 工程科学学报 , 2021 , 43 (08) : 1100-1106 . |
MLA | 李小璇 et al. "铜锡合金激光选区熔化非平衡凝固组织与性能" . | 工程科学学报 43 . 08 (2021) : 1100-1106 . |
APA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 刘轩 , 薛济来 . 铜锡合金激光选区熔化非平衡凝固组织与性能 . | 工程科学学报 , 2021 , 43 (08) , 1100-1106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优化激光选区熔化(SLM)功率、扫速、扫描间距参数调控策略,使Cu-5% Sn、Cu-15% Sn和Cu-24.6%Sn(质量分数)合金成形致密度分别达99.2%、99.7%和99.7%.发现该SLM成形凝固相转变行为与显微组织均有非平衡凝固特征,α相Cu-5%Sn合金中主要为α-Cu(Sn)固溶体相,α相Cu-15%Sn合金中为α-Cu(Sn)与δ-Cu41Sn11两相,β相Cu-24.6%Sn合金中β相不完全分解而析出y与δ相.Sn含量由5%增至15%,抗拉强度由384 MPa增至695 MPa,但断裂总延伸率由22.7%降至12%,α相中未见明显择优取向,β相Cu-24.6%Sn合金中有织构与SLM堆积方向平行,拉伸性能呈现强各向异性.
关键词 :
铜合金 力学性能 有色金属 冶金熔池 激光选区熔化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et al.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J].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2021 , (5) : 92-96,111 . |
MLA | 李小璇 et al.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5 (2021) : 92-96,111 . |
APA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 潘润蓬 , 刘轩 , 薛济来 .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 2021 , (5) , 92-96,111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
力学性能 冶金熔池 激光选区熔化 铜合金 有色金属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et al.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J]. | 李小璇 , 2021 , (5) : 92-96,111 . |
MLA | 李小璇 et al.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 李小璇 5 (2021) : 92-96,111 . |
APA | 李小璇 , 王曾洁 , 贺定勇 , 潘润蓬 , 刘轩 , 薛济来 et al. Sn对铜合金激光选区熔化微熔池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 | 李小璇 , 2021 , (5) , 92-96,111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属于纳米流体制备技术领域。本申请采用微注射泵,使得制备过程操作简单,选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操作安全且对环境友好。颗粒选取上选择导热系数高的银和铜金属能最大化提高基液的热导率,以合金的形式分散于基液中也能更好的解决金属易氧化问题,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流体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在60‑90nm,导热性能良好。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夏国栋 , 闫佳 , 马丹丹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 : CN202121823888.0[P]. | 2021-08-05 . |
MLA | 夏国栋 et al.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 : CN202121823888.0. | 2021-08-05 . |
APA | 夏国栋 , 闫佳 , 马丹丹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 : CN202121823888.0. | 2021-08-05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和方法,属于纳米流体制备技术领域。传统换热工质已经无法满足极高热量的换热需求,纳米流体制备方法基本上要求高温高压环境和有毒性的还原剂,而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都存在易氧化的问题,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发明的制备过程操作简单,选用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操作安全且对环境友好。颗粒选取上选择导热系数高的银和铜金属能最大化提高基液的热导率,以合金的形式分散于基液中也能更好的解决金属易氧化问题,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纳米流体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在60‑90nm,导热性能良好。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夏国栋 , 闫佳 , 马丹丹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和方法 : CN202110899230.6[P]. | 2021-08-05 . |
MLA | 夏国栋 et al.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和方法" : CN202110899230.6. | 2021-08-05 . |
APA | 夏国栋 , 闫佳 , 马丹丹 . 一种银铜合金纳米流体的合成装置和方法 : CN202110899230.6. | 2021-08-05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摘要 :
现代制造业要求焊接技术向智能化、连续化、绿色化发展,目前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焊丝对导电嘴的磨损率过大,频繁地停工更换和清理零部件限制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动化焊接的发展.电接触条件下的载流磨损是导致材料磨损率过大的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电接触产生焦耳热,使环境温度大幅提高,局部温度甚至超过500℃,造成电接触材料发生软化;(2)电接触点的不断运动和变化导致产生微观电弧,造成局部材料的剧烈熔融和氧化.因电接触造成的电气磨损与机械磨损相互加剧,大幅缩短了导电嘴器件的使用寿命.接触电阻是产生焦耳热和微观电弧的关键因素,镀铜钢焊丝与导电嘴之间的接触电阻值约为1.6 mΩ,而对于无镀铜钢焊,该值提高到约2.5 mΩ.导电嘴使用寿命随接触电阻、焊接电流、送丝速度增大而缩短;法向接触载荷一方面增大机械磨损,另一方面减少电气磨损,因此对导电嘴寿命有着复杂影响.高强度、高导电性导电嘴材料有利于延长导电嘴使用寿命,利用双相析出沉淀强化的Cu-Cr-Zr系铜合金能在显著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因合金固溶导致的电导率损失,与此同时,石墨基、粉末冶金及复合材料导电嘴也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研究价值.光洁平整的焊丝表面有利于延长导电嘴使用寿命,在无镀铜焊丝表面制备润滑性涂层能进一步提升导电嘴磨损性能.由于焊接条件的特殊性,表面涂层需兼具高温稳定性、高导电性等特征,具有表面效应和小尺寸效应的固体润滑剂在这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导电嘴载流磨损机理的研究进展,从工艺参数、导电嘴材料、焊丝表面状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导电嘴载流磨损的因素和延长导电嘴寿命的可行方法,对减少导电嘴磨损,延长其寿命,推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和无镀铜实心焊丝研发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
工艺性能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导电嘴寿命 载流磨损
引用:
复制并粘贴一种已设定好的引用格式,或利用其中一个链接导入到文献管理软件中。
GB/T 7714 | 栗卓新 , 丛兴 , 李红 et al.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导电嘴载流磨损及使用寿命的研究进展 [J]. | 材料导报 , 2020 , 34 (19) : 19128-19133,19151 . |
MLA | 栗卓新 et al.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导电嘴载流磨损及使用寿命的研究进展" . | 材料导报 34 . 19 (2020) : 19128-19133,19151 . |
APA | 栗卓新 , 丛兴 , 李红 , Kim Hee Jin .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导电嘴载流磨损及使用寿命的研究进展 . | 材料导报 , 2020 , 34 (19) , 19128-19133,19151 . |
导入链接 | NoteExpress RIS BibTex |
导出
数据: |
选中 到 |
格式: |